第15章 方言保护计划

1. 文化馆的电话

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,吴森正窝在出租屋的沙发上,对着电脑屏幕发呆。

手机突然响起,是个陌生号码。

“喂,是吴森先生吗?我是弋阳县文化馆的周馆长。”电话那头,一个温和的中年女声传来,“我们看过你的短视频,特别是那些关于弋阳方言的段子,很有特色。”

吴森愣了一下,随即坐直了身子:“啊,周馆长您好,是我。”

“是这样的,”周馆长顿了顿,“我们文化馆最近在筹备一个‘濒危方言纪录片’的项目,想找一些接地气的推广方式。你的短视频在网上很火,能不能请你帮忙,用你的方式来推广弋阳话?”

吴森眨了眨眼,一时没反应过来。

“比如,”周馆长继续说道,“我们可以合作拍一系列短剧,用幽默的方式教年轻人说弋阳话,或者搞个‘弋阳话考级大赛’之类的活动。”

电话这头,吴森的脑子飞快转动。

“用喜剧推广方言?”

这事儿,他还真想过。

------

2. 《弋阳话考级大赛》的灵感

挂断电话后,吴森立刻给林晓打了过去。

“晓晓,文化馆想找我合作,用搞笑的方式推广弋阳方言!”

林晓在那头沉默了两秒,然后笑了:“你小子,终于有人发现你的‘方言梗’有价值了?”

吴森得意地哼了一声:“那可不!我早就说过,我的段子不只是搞笑,是在传承文化!”

林晓忍不住泼冷水:“但‘搞笑推广文化’,这事儿靠谱吗?万一人家觉得你在亵渎传统呢?”

吴森一愣。

“亵渎?”

这个词,他不是没想过。

------

3. 周馆长的办公室

三天后,吴森和林晓一起来到了弋阳县文化馆。

周馆长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女性,戴着一副细框眼镜,说话慢条斯理。

“吴森啊,我们这个项目,主要是想抢救一下弋阳话。”她翻开一本资料,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数据,“根据我们的调查,现在30岁以下的年轻人,能流利说弋阳话的不到40%,再过十年,可能连20%都不到。”

吴森皱了皱眉。

“我们想过很多办法,比如办讲座、进校园,但效果都不太好。”周馆长叹了口气,“年轻人觉得方言‘土’,不愿意学。”

林晓插嘴道:“所以,你们想找吴森,用他的方式来推广?”

周馆长点点头:“没错,你的短视频我们看了,那些‘弋阳女婿’‘菜场砍价’的段子,既有趣,又真实,年轻人爱看。”

吴森忽然坐直了身子:“那不如,我们搞个《弋阳话考级大赛》?”

“考级大赛?”

“对!”吴森兴奋地比划着,“就像英语四六级考试一样,我们设计一套‘弋阳话等级考试’,从‘入门级’到‘大师级’,每级都有对应的方言挑战。”

“比如,入门级是‘日常用语’,考你说‘吃饭’‘走路’‘买菜’。”吴森掰着手指数,“中级是‘俚语俗语’,比如我们弋阳话里‘恰饭’是吃饭,‘踱步’是走路。”

“高级呢?”周馆长来了兴趣。

“高级就是‘文化梗’!”吴森眼睛一亮,“比如用弋阳话讲个历史故事,或者改编个经典成语!”

周馆长和林晓对视一眼,都笑了。

------

4. 争议:搞笑会亵渎文化吗?

然而,项目还没正式启动,争议就来了。

文化馆内部会议上,一位姓李的老专家皱着眉头说:“用搞笑的方式推广方言?这不是开玩笑吗?方言是文化瑰宝,怎么能和‘段子’混为一谈?”

“就是!”另一个工作人员附和,“万一年轻人觉得方言就是用来搞笑的,那反而更不尊重了!”

会议室里,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。

吴森坐在角落,听着这些争论,拳头不自觉地捏紧了。

“搞笑=不尊重?”

他忽然站起来,深吸一口气:“各位老师,我理解你们的担忧。但我想问——现在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学方言?”

他环视一圈,继续道:“因为方言被贴上了‘土’‘老派’‘没用’的标签!我们想用幽默的方式,让方言重新变得‘有趣’‘亲切’‘有生命力’!”

“你们觉得‘弋阳话考级大赛’是在亵渎文化?”吴森指着投影上的方案,“但看看这个——我们设计‘中级俚语’环节,让年轻人学‘恰饭’‘踱步’,这是在教他们真正的弋阳话!高级环节让他们用方言讲历史,这是在传承文化!”

会议室里,安静了几秒。

周馆长轻轻鼓掌:“小吴说得有道理。”

“但风险还是有的。”李专家皱眉,“万一……”

“没有万一。”吴森打断他,“文化传承不是靠‘端着’,而是靠‘活起来’。如果搞笑能让更多人愿意学方言,那它就是有价值的!”

------

5. 网友的反应

项目最终还是启动了。

《弋阳话考级大赛》的第一期视频上线后,标题是——《笑哥教你考“弋阳话四级”!不会说“恰饭”?不及格!》

评论区瞬间炸了:

? “哈哈哈哈!‘恰饭’原来是吃饭!我爸天天说,我还以为他在骂我!”

? “四级考题:用弋阳话翻译‘今天天气真好’。答案:今朝天光蛮好!”

? “笑死,原来我们弋阳话这么有意思!以前觉得土,现在觉得酷!”

? “有人说是亵渎文化?我倒觉得,笑哥让方言活过来了!”

最火的一条热评是:“以前觉得方言是老古董,现在才发现,它是我们最亲切的‘乡音密码’。”

吴森刷着评论,忽然看见一条熟悉的ID——“王老师”(第12章的老戏骨),留了言:“小老弟,你这次做得对。”

他笑了笑,转头看向窗外。

弋阳的方言,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,重新“活”过来。

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

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,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。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,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。

推荐阅读

西江的船

狩心游戏

宁得岁岁吵

六十二年冬

我的18岁男房客

<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>
×
弋阳笑哥:笑逗江湖
连载中千面笑郎笑脸郎君 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