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02
三个小时后。
凯瑟琳躺在床上,听到门外家人与医生交谈。
“没什么大碍,只是凯瑟琳小姐心绪太重,影响了身体,”医生嘱咐道,“我开些安神的药物,叫她千万不要顾虑太多。”
抱歉啦,凯瑟琳在心中略带愧疚地想,小小地坑了医生一把。
十九世纪的医学技术,也就是刚刚脱离水蛭放血没多久。而凯瑟琳本来就是装晕,医生自然查不出什么来。
不过一句“心绪太重”,倒是给了凯瑟琳一个台阶。
送走医生,罗斯金先生满脸担忧地进门。
亨利·罗斯金年近五旬,生着皱纹的面孔依稀能分辨出年轻时的英俊。他大步走到凯瑟琳床前:“凯茜,感觉怎么样?”
“我好很多了,爸爸。”凯瑟琳扬起笑容,“很抱歉……我听妈妈说,你本来要去伦敦处理事务的,是我耽误了你的行程。”
罗斯金先生苦笑几声。
他坐到凯瑟琳身边:“生意总有再谈的机会,但若是你病重而父亲不在身边,岂不是本末倒置?”
凯瑟琳抿紧嘴唇。
“爸爸,”她摆出担忧的样子,“我想知道,你打算去伦敦谈什么生意?”
不论是原著小说,还是现实情况,罗斯金先生都是一位爱女心切的父亲。
但凯瑟琳觉得,他对女儿未免有点太过保护、又把女儿想得太好了。这长河村的乡间别墅,简直就是三位姑娘的桃花源,少女时代无忧无虑,既不知晓世界上发生的事情,也不曾为家庭情况烦恼。
以至于玛格丽特养成了烂漫纯真的性格,以至于罗斯金家一直到债台高筑时,原作中的两位姐妹手足无措。
小说中甚至都没说过罗斯金先生究竟是做了什么投资,而罗斯金先生也不曾告诉过家中女儿们。
到现在凯瑟琳还一无所知呢。
“这——”
罗斯金先生有些犹豫。
他本不想拿这种事烦恼自己的宝贝女儿,但刚刚医生说了,凯瑟琳是心绪太重才会晕倒。不能让凯瑟琳继续担心,罗斯金先生只得好生宽慰:“这个不需要你担心,凯茜。现在风头正盛,我不过是顺应潮流——利物浦那边,不少商队都在和美国人做生意,做些棉花运输买卖*。我都打听好了,这可是暴利!等我筹够钱投资,回来的款项,够给你们三位小姐增添好些嫁妆呢。”
凯瑟琳:“……”
罗斯金先生说得轻巧,但凯瑟琳却险些没能绷住脸上的表情。
父亲说得轻巧,好像只是海上贸易而已,但问题是现在美国在内战呀!
现实世界的十九世纪中,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,确实有这么一条发家的路子:利物浦的商队,将必需品送给军需短缺的美**队,然后再运回美国因战乱而卖不出去的棉花。
赚双份的钱,一本万利。
但发战争财,怎么可能合法?这可是板上钉钉的走私!
放到二十一世纪,谁都知道这钱不能随便赚,但现在可是百余年前,工业革命时期人人都想发家,在英国,当下连放高利贷都是受到法律保护的*,冒险走私又算什么。
只是这出去一千艘船,能回来五百艘就不错了。
怪不得原著中罗斯金先生把全身家当都赔了进去。
凯瑟琳深深吸了口气。
“爸爸,”她脸上的担忧都真切了几分,“家中情况,很困难么?”
“唉。”
罗斯金先生很是无奈,“要说困难,倒也不至于。若是我亲爱的三位女儿一辈子都住在长河村,总归能确保你们能吃得上饭。但这怎么能够?玛格丽特总不能只带着两千英镑的嫁妆嫁给克里斯丁先生,她可是会被笑话的!我心想,若是能在出嫁前,给她将嫁妆添到五千英镑,日后她成为女主人,多少也能有些底气。”
说完,罗斯金先生又拍了拍凯瑟琳的手。
“当然,你和安妮也是一样。”他倒是对三位女儿一视同仁,“你也不用成日惦记着写书赚钱,做什么大作家。”
“……”
抬举她了吧!凯瑟琳不禁汗颜:她倒是想做什么大作家,但现下连安静写作的机会都没有,想的太远了吧。
得劝住父亲才行。
这难度可太大了,毕竟凯瑟琳今年不过十七岁——放到二十一世纪,她还在读高三呢。
谁家父母会在生意和事业上,听高三女儿劝诫的?
凯瑟琳思索片刻,决定换个角度。
“爸爸,我还记得你给我们讲过,”她轻声开口,“你救下老克里斯丁先生的故事。”
“怎么想到这件事了?”罗斯金先生讶然。
“你说,你救下老克里斯丁先生,是因为他不熟悉阿富汗的当地情况,做出了错误决定,”凯瑟琳说,“而爸爸是老先生的副官,在危机之时,将负伤的先生拖到了安全处,才救下了他的性命。”
原著小说中明确提及过,两位父辈角色参加的是阿富汗战争,老克里斯丁先生曾是罗斯金先生的上级。
提及故人,罗斯金先生流露出感慨之色:“是啊,当时的威廉也是年轻气盛,没想到因为缺乏经验,付出了惨痛的代价。所幸我们的损失不多,也保住了他的性命。”
“那既然如此,爸爸也该知道,在不熟悉的领域贸然行事会有什么风险,”凯瑟琳接着他的话说了下去,“过往家中从无投资海外贸易的经历,就这么轻易出手——还是要向银行家贷款,是不是太冒险了?爸爸,你再考虑考虑吧!”
罗斯金先生一愣:“你怎么知道我是要去伦敦见银行家?”
凯瑟琳:“妈妈说了,你是去见司各特先生。”
罗斯金先生还真想了一下,自己是否在家中提及司各特先生是位银行家。
他虽然从不与女儿们说起生意上的事,但凯瑟琳都思绪重到晕倒了,可见她心思多么细腻。
唉,不是多愁善感的人,怎么会沉迷于阅读和写作呢。
罗斯金先生不疑有他,只觉得心疼。
而且,凯瑟琳说的也不无道理。罗斯金先生仔细想想,本来无比笃定的决心稍稍裂开了一条缝。
只是他是不会放弃为女儿赚取更多嫁妆的。
“放心,”于是罗斯金先生温声道,“司各特先生也没这么好见。我明日爽约,他虽然能理解,但要想再见面,怎么也得是重新预约到一周后。这段日子,我就听凯茜的,好好在家考虑如何?”
这话说的,还是大半都没听进去呀!
凯瑟琳又不是真的小孩,父亲什么口吻和语气,她分辨的一清二楚。
罗斯金先生嘴上说着考虑,但感觉这态度和哄骗即将高考的女儿大差不离——总之先应下,等凯瑟琳身体好了再去伦敦也不迟。
唉,愁人。
说到底还是现在的身份年轻没经验,换做是凯瑟琳自己,也不会几句话就放弃的。
得想其他办法才行,至少得搬出有钱、有相关经验的人来背书……
等等
凯瑟琳猛然想起来,有经验的背书人,那不就是克里斯丁先生吗!
原著中也是写过,老克里斯丁先生临终前,将海外贸易和投资的几个美国公司交给了自己的儿子。在父亲去世后,克里斯丁先生操持的也是有模有样。
他比凯瑟琳更深谙美国本土的情况,理应知道这走私行当有多不靠谱才对。
凯瑟琳顿时来了几分精神。
“所以……”
她也不着急,故意露出好奇之色,“既然明日父亲不去伦敦了,那会去拜访梅丽尔伯爵夫人吗?”
罗斯金先生当场失笑出声。
他忍俊不禁,伸手拍了拍女儿的脑袋。
“你这么说,”罗斯金先生玩笑道,“我就要以为,你和玛姬、安妮一样,是一心为了舞会和舞会上的单身汉们,才故意装病的!”
“那我也骗不过医生嘛!”凯瑟琳撒娇道。
凯瑟琳迅速列出计划:先去拜访梅丽尔伯爵夫人,然后将父亲的计划“偶然”透露给克里斯丁先生。
就算阻止不了父亲,多少也能给父亲提供一些靠谱建议吧。
毕竟克里斯丁先生向玛格丽特求婚,本就是遵循父亲的遗愿帮衬罗斯金一家呢。
“好好。”
罗斯金先生见凯瑟琳精神好了一些,忍俊不禁,“只要你高兴,什么都好。明天一早,我就去拜访伯爵夫人,顺便再给三位罗斯金小姐买几顶帽子,怎么样?”
凯瑟琳骤然喜笑颜开:“谢谢爸爸!”
实话实说,她确实很想要父亲去拜访伯爵夫人。
有头有脸的人物一来,萨里镇势必会举行各种各样的舞会、沙龙,这是十九世纪的社交方式,也是原著中没有的情节呀。
因为凯瑟琳的死,罗斯金一家既没有前去拜访伯爵夫人、也没有参加舞会。
凯瑟琳一穿越过来就在生病,好不容易康复了,她当然也很想见识一番十九世纪的社交场合和乡间舞会。
以及,凯瑟琳倒要看看,那位和姐姐终成怨侣的查尔斯·克里斯丁先生,究竟长什么样子。
*如文中说,美国南北战争期间,英国有不少走私案例是输出物资——带回低价棉花这样的路子。
*1854年英国颁布了《高利贷法废除法案》,所以放高利贷是合法的。在狄更斯的作品中有所体现。
作者有话说
显示所有文的作话
第2章 002
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
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,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。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,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。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