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四章
“哦,吾突然想起来,”沈睿目光深深,尾音上挑,“你不是说过你那时也去凑了热闹?泱泱百姓中,当有你宁某人吧。”
宁予安诚实点头,“确实有,予安因为好奇,于是便特地在别驾从事自缢那夜去瞧了瞧。”
修茂汗颜,旁人吓得都避之不及不敢出门,这宁予安倒好,还特意大老远跑去看。
沈睿哂笑一声,头稍稍一偏,仔细端详着她,“宁予安。”
又这么阴恻恻叫她名字……
宁予安无辜眨了眨眼,“怎么了?殿下。”
“你因何如此关注这个案子,还是从两年前起便关注,别跟吾扯什么纯粹是因为好奇。”
宁予安挂在脸上的笑僵硬了一点点,声音也低了一些,“殿下,我如果现在说实话,能坦白从宽么?”
沈睿冷笑,“看情况。”
宁予安:“那我还是不说了。”
“你……”沈睿扶额思量一会,“也罢,饶你不死。”
本来她以前那些话他也没信多少,之前被骗就被骗吧,沈睿心中暗暗安慰自己。
听到保证后,宁予安才又缓缓开口说,“我父亲的死与裴思钧无关,是积劳成疾才病逝的。至于裴思钧,我见到他的时候,他就已经四仰八叉浑身是血躺在树丛中,死不瞑目。那贼溜溜的眼睛还是我大发慈悲给他合上的。”
“但这也怪不得我撒谎,殿下那时若非觉得我有把柄在你手中,岂会留用我一个乡野书生,推举我入仕?”
“好,很好,吾还因此帮你把这个案子推到了洪炆身上,”沈睿咬牙切齿,强压着怒火,笑得瘆人,“但是吾现在问你的是这个问题么?”
宁予安笑容清澈,继续说:“裴思钧的死,就与殿下问我的问题有关。殿下也知,裴思钧一直肖想武库,目的是搜罗兵械以拥兵自立。这人嘛,一旦有了某个念头,那实现渠道肯定也不止一个。”
“我早便发现,自三年前起,常州便每五个月就有一批特殊的货物运至嘉临郡,偷偷一看,里面竟全是军械物资。如此重大的事情,予安一介平民难有机会上告,好不容易盼来了殿下,裴思钧却死了,而裴思钧死后,那批军械也不翼而飞。殿下觉得,这算不算是杀人灭口斩草除根呢?”
“所以说,又是能凭空运出那么多军械,又是‘引魂案’,让人不得不好奇常州到底隐藏着什么玄机。”
听罢,沈睿沉默半晌,而后冷声道:“私自贩卖军械,乃是违法乱纪之举。”又看向宁予安,“说起来,朝廷身居高位之人,许多事情,都不如你一个市井小民知道得多,亦包括吾。”
趁沈睿现在眼神黯淡,宁予安立刻面露委屈,抬起袖子佯装拂泪,“我先前就与殿下说了,一直努力入仕是为了除暴安良,可殿下却以貌取人,硬是觉得我居心叵测,暗藏祸心……”
沈睿见此嘲讽道:“宁予安,你应当知晓,物极必反,不要演过头了。”
宁予安旋即恢复了正常,灿烂一笑,“那好吧,殿下不要忘了自己的承诺,说好了不杀我的。”
沈睿被她气笑了。
修茂则眯起个眼睛,在一旁暗暗思忖起来:以后得跟宁予安好好学一下这厚脸皮……
话不多时,李荣居然亲自带着皇帝陛下的诏令来了。
她一个小官,得中贵人亲自来宣旨,在外人看来已经是深得陛下看重,偏偏李荣还一直笑着对宁予安说恭喜。
宁予安意识到不对劲,只是奖赏她昨日功劳的话,犯不着这般。
她领悟过来后垂首笑道:“中贵人直言无妨。”
李荣见此便再无所顾忌,当即打开诏书念道:“朕承天祐命,致力于为百姓谋福。今有宁予安,才智过人,不畏强权,敢于直谏,甚得朕心。特封侍御史,协助大将军前往常州重查引魂案,安抚民心,不日出发。钦此。”
接着笑意吟吟弯腰将诏书递至正跪在地上的宁予安面前,“宁大人,接旨吧。”
不止是旁边沈睿与修茂惊讶,宁予安也神情有些凝固,微抬起头弱弱问道:“敢问中贵人,是哪位大人推举予安与大将军一同前往常州的……”
李荣依旧笑道:“宁大人文韬武略,备受赏识,这自然是大将军亲自向陛下举荐的宁大人。”
“宁大人可知,能让大将军夸赞的人,可谓是少之又少。”
宁予安皮笑肉不笑,“这,大将军未免也太抬举在下了……”
虽然她的确要去常州一趟,但却并不想与陆羡之一同前往。
感受到沈睿不悦的目光,宁予安暗自腹诽,这诏令在此情此景降临,于她和沈睿的关系而言可真是火上浇油。
李荣走后,宁予安单眉挑起,神情复杂回视过去,“我若说我事先并不知情,殿下信嘛?”
沈睿面色凝重,“吾虽不知你做了什么,但羡之选人,有他的理由。而常州,一定是出了大事,父皇才会需要派羡之前去,还这样紧急。”
宁予安点点头,“这些予安都懂,只是,殿下可有何要交代的。”
沈睿瞥她一眼,淡淡道:“虞侯刚倒台,牵涉官员众多,吾需帮父皇料理这些事,忙着呢。”
“至于你,最好活着回来,吾再与你算账。”
宁予安盈然一笑,“好,我不只要活着回来,我回来后还要给陛下送份大礼。”
沈睿看她的眼神中透着似有若无的无奈,他向来讨厌别人欺骗他,但对宁予安,他好像总会格外包容一些。
许是这人耍嘴皮子功夫实在了得,方的都能说成圆的,天天讲一些歪理有时候倒真能把他绕进去。
***
从漪华苑回到朝翎城后,宁予安第一件事便是去大将军府。
这大将军的府邸也是当今皇帝陛下特地安排能工巧匠精心修建布置,气派程度不逊于皇室宫苑,走起路来也是,没人领着也许都会迷路。
水榭华庭,错落有致,家仆领着她穿过好几道月洞门,才在一个幽静而又惬意的凉亭前停住步伐,最先看到她的是崔琅。
只见这风流倜傥的崔小公子一合折扇站起身,“予安兄,好久不见!”
宁予安笑了笑,调侃道:“其实也没几天,一白兄这样说,会让予安以为,一白兄对在下一日不见,如隔三秋?”
崔琅那双桃花眼灿然,夸又赞道:“予安你最近又立下大功一件,真是让人钦佩不已。”
两人你来我往地寒暄了那么一会,那碧波渺渺池塘边的玄衣身影却丝毫没有起身相迎的意思。
那人坐在一块玲珑剔透的太湖石上,手握鱼竿,单膝弓起,一副慵懒闲适的姿态。
直到宁予安主动行至他身侧,陆旻原本落于池面的散漫眸光才缓缓聚拢,侧过头来随即对她微微勾唇,笑容魅惑。
他本就生得极好,此刻熹光飘逸,更是将他的皮肤映衬得细腻如雪,一双眸子勾魂夺魄,此等容颜无论男女,都可以说是世间罕见的绝色。
宁予安盯着这人瞧了好一会儿,又将视线落在钓线与水面交接处,湖水清澈见底,让人足以看清那垂入水中的光秃秃鱼钩。
她嘴角扯起一个弧度,“怎么着,大将军是在学姜太公钓鱼,等愿者上钩?”
像是有感应一般,话音刚停,那浮标周遭水面便发生波动,荡起圈圈涟漪。
陆旻眸中笑意更深,看着她戏谑道:“你瞧,这不是等来了么?”
这眼神,让宁予安满头黑线,好像她是那条自愿上钩的傻鱼似的……
崔琅双臂抱起,身体斜靠着亭柱,有些不解,他寻思着这俩人也没见过几面,说起话来却熟稔得不要不要的。
二人之间故弄玄虚的话语,大抵也只有他们彼此懂吧。
思绪收起,他嬉笑着喊道:“哎呀,这鲈鱼看着很是肥美呢,待会再配上萱姨出神入化的厨艺,我们可是有口福了。”
崔琅一看便是在大将军府蹭吃蹭喝惯了,连仆从听了都忍不住偷笑,并拿着鱼篓上前接过那还在活蹦乱跳的鱼儿往爨室走去。
陆旻将鱼竿放下,挑眉看向面露新奇的宁予安,“宁大人可需要留下一同用午膳?”
宁予安才不管陆旻是真心还是随意客套一下,她既然来了,宰他一顿实乃妙哉,于是厚着脸皮微笑道:“大将军盛情相邀,予安却之不恭。”
三人落坐于凉亭中,不一会儿便开始上菜,菜色淡雅,却香味扑鼻。
宁予安顿时感觉肚子扁扁的,执起银箸便往口中送入一块豆腐。
香软细腻,入口即化,实在美味。
她吃完一块扭头看向崔琅,“怪不得一白兄总来大将军府上蹭吃蹭喝,我今日要是未留下来都不知道,这世上还有此等厨艺,连简单的白豆腐都能做出别样风味。”
宁予安说着又是接连夹起几块放入瓷碗,问:“不过话说回来,一白兄怎么不想着把大厨挖回崔府,省得自己成日跑来跑去。”
话语间,一盆浓郁的鲜鱼汤缓缓进入视线。
她的目光在端鱼汤的那双素手上停留了一瞬,而后抬目看向手的主人,是一位约莫四十岁的妇人,面容温婉娴静,左边脸有一道浅色疤痕。
观疤痕形态,可以看出当初应该伤得挺重,只是而今随着岁月流逝淡去不少。
陆旻亲自站起身过去扶她,目带柔色,“萱姨,坐下和我们一起用膳吧。”
萱姨温柔笑着,轻轻摇头并抬手比划了几个动作。
陆旻意下了然,又温声道:“好,但是你也不要太辛苦。”
宁予安则心中诧异,这位萱姨竟然不会说话,那手语她也看不太懂。
崔琅靠近解释道:“萱姨是羡之母亲兰夫人的陪嫁婢女,当然,虽说是婢女,但兰夫人和萱姨自幼一起长大,两人情同姐妹。”
然后一个眼神告诉她,这厨子是能挖的吗?
呀,又是一年除夕,愿新的一年平安喜乐,顺顺利利[撒花][撒花][撒花]
作者有话说
显示所有文的作话
第24章 鱼汤
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
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,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。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,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。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