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章 胸襟气度自是不凡,只恨此身非男儿郎

贾雨村会以一种什么样视角来审视他自己的,林黛玉不得而知。

只知道从那天以后,在林府任教教书的贾雨村一扫几日前的颓废之气,不迟到不早退,整日兴致昂扬的,进了听松风处后便声如洪钟、唾沫横飞地开始讲学,倒是真拿出了个教书先生该有的样子。

有几次,系统小王跟着黛玉一起听课,还真学到了点儿百年后的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。在高看贾雨村一眼的同时,也是真切地体会到在科举制度下能当进士先生的人的含金量。

*

时光匆匆,转眼便到了年底。

经过将近五十天的磨合,林黛玉与贾雨村这对儿半路师徒终于修成正果,啊不,是敞开心扉,彼此促进,相得益彰。

当然,特指在学习上。

饶是一向秉持着“文人相轻”的理念,贾雨村也不得不承认,自己的这个学生颇有几分昔日太白兄的洒脱文采,并着英雄少年特有的恣意风度。

一个女儿家能有如此胸襟气魄,也不知是福是祸。他在四下无人时也曾捶胸顿足,恨林黛玉非男儿也;若如此,他日出将拜相又有何难!

很快他就“恨”不起来了,甚至想让时间倒流,亲手掐死曾经的自己——

因为林黛玉“突然”对舞枪弄棒产生了极大地兴趣。

甚至于,林府还给她请了个颇有声望的武学师父,助力她在习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。

贾雨村:啊?

我就是畅想一下啊!黛玉一女学生,能识文断字的就很好了,日后许配人家当奶奶也够用了,没必要舞棒弄枪啊!

贾雨村的想法显然不重要。

经商议(实际上是林黛玉单方面通知),他要和这位不知道从哪个山头里蹦出来的“抢饭碗”的武学师父平分黛玉本就为数不多的学习时间。即,林黛玉一日在听松风处内学文,另一日在听松风处外习武。

女子习武,还是个钟鼎之家、书香门第的女孩子习武,这在如今堪称天方夜谭。可林黛玉就是要学,而林如海居然出乎意料地同意了……贾雨村懵了,贾雨村觉得这简直就是一个晴天霹雳。

贾雨村:不是,哪个文臣贵族家的官小姐习武啊!

可他改变不了现状,只能窝囊地生窝囊气,间或在林黛玉扎马步的时候用眼刀看这对儿“师徒”,非得扎死一个才算满意。

在这场“壮举”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林如海是默认黛玉习武这一选择的吗?

不。

他也是后知后觉地“被”通知了。

说起来,时间还得倒回十月下旬。

贾府的婆子乘船入京城没多久,荣国府寄来的两封书信便递到了林如海的案头。

一封是贾政写给林如海的,上面重点记载了几件中央朝廷近期发生的大事儿,以及贾府势力得到的具体情报。这对儿连襟兄弟隔三差五会给彼此传递一些政治情报,属于比较“常规”的信件。

还有一封是给林黛玉的,上面写的左不过是贾老太君如何心疼黛玉、黛玉没能去到京城他们有多么遗憾云云。

黛玉修书一封,跟着林如海写给贾政的回信一同寄送出去,也算是了事。

令她在意的,反而是林如海接下来的反应。

据林黛玉所知(其实是她正好赶上了林如海看信的时候),林如海不仅仅只收到了这两封来自京城的信,除了贾府的,还应当有一封从宫中来的(纸张封皮与贾府的不同,看着更贵重)。

宫里应当是对林如海下达了某种指令,因为从接到那封信以后,林如海便不再与黛玉一同用晚膳了。

他变得很忙,好几天都见不到人影的那种忙碌。

好在壳子里装的是穆桂英,这要是刚失去了母亲的林黛玉在这儿,保不齐又要难过了(林府后宅姨娘不在本文着墨范围内,默认林黛玉自幼家庭美满幸福)。

趁着这个空档,林黛玉特意找了管事儿的,要让管事儿为她再请个武学师父。

林府虽然列侯出身,但近三代已经转变为书香世家,管事儿的自然是不敢答应,只推脱说“等老爷回来再行定夺”。

黛玉心知肚明此事万万拖不得。

林如海是比较开明的,在世俗意义上也是相当之富有远见卓识的,但他是当代人,受到潮流影响比较严重,思想有局限性。让他同意自己习武,怕不是得等到猴年马月。

于是,胆大包天的林黛玉只得“假传”林如海的意思,声称“父亲已经同意了,只是最近他要忙官府的事儿,没工夫与您讲,只能由我来找那您说”。

能当上林府的大管事的自然也不会是草包,当然不会听林黛玉的一面之词:倒不是他怀疑小姐的品性,觉得小姐会空口白牙胡说八道。只是兹事体大,关系到林家门楣,若有差错,他即便是万死也无法消除自己的罪恶,更对不起九泉之下的林家先祖……

种种因素加持作用下,林黛玉的计划只好再缓上几天。

好在林如海确实很忙。

他偶尔回府邸也是深夜,大管事儿有心想与林如海见上一面,可却总是阴差阳错地擦肩而过。他在外面等一宿,林如海干脆歇在衙门;他回去睡一觉,诶,林如海早晨匆匆回来取个文书便走……如此这般,真是天助黛玉也。

管事儿的有心想给林如海留个话,奈何他刚起这个念头,林如海便去治下视察去了;若是等着自家老爷回来,恐怕还得等个十天半月。

在林黛玉第三次遣丫鬟叫大管事儿到前院议事厅的时候,眼底已经熬出黑眼圈儿的大管事儿可悲地意识到,自己还真就得担上这么个差事。万般无奈之下,也就只得应了。

过程很坎坷,好在结果喜人。

林府大管事儿能做这么多年的大管事儿,说明他确实是有两把刷子的。

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,能人异士数不胜数,更别提一个武学师父了。可愿意教女孩子的武学师父,那还真是少之又少,趋近于无。

也不知道大管事儿的从哪儿找来的人,总而言之,在十一月朔日这天,林黛玉(也就是穆桂英)迎来了她此生第一位,也是唯一的一位武学师父。

崔护。

寅初,黛玉打着哈欠,在两个丫鬟的陪同下朝着“听松风处”走去。

即便已经到了十一月,重重叠叠的松树依旧那样的苍翠。

淮扬的秋末总是比京城暖的多得多的,就连松树下的青草,也是那么绿。只是毕竟已经到了秋末,清晨的露水到底是沾染了几分寒气。

细心的雪雁早就为她披上披风,黛玉手中小巧的汤婆子也是春蚕特意在出门前灌的,暖和的很。只是潮湿的风携带着凉意,乍然迎面吹来,让人忍不住一激灵。

“哈——”

最近天天睡到辰正的林黛玉又打了个哈欠。

揉揉迷茫的眼睛,隔着氤氲雾气,她就这样与自己的武学师父四目相对。

空地上,崔护已然如松柏般挺立。

远远的,只消一眼,对阵过形形色色官军的林黛玉便断定:此人必出身于军伍。

正规军的气质太强烈了,跟衙门养的那群软脚虾一点儿都不沾边儿。

日头还没出来,晨间的雾气轻薄,却也能限制人的视线,可主仆三人依然能感受到那股似有若无的肃杀之气。

崔护的双唇紧紧地抿着,鹰隼般的眼直勾勾地盯着主仆三人的方向,像是捕猎者无声的等待,等待着她们进入最佳捕猎范围。

性格泼辣的春蚕眼神缩了缩,本能地有些惧怕这人身上散发出的气质,可心底的那股子心气儿不叫她退却。故而只是挺了挺胸脯,强压住心头的不适,装模作样地昂着头,带着一股子义无反顾的气势往前走。

稍微软一些的雪雁就不一样了,她是真害怕那人,一心只想着要带林黛玉回去,“小姐……咱们还是回吧……”她低呼,用堪比蚊子嗡嗡的声音叫住林黛玉前行的脚步。

林黛玉疑惑转头,触及到雪雁慌乱的眼神,以及左脸写着的“害怕”,右脸写着的“惊慌”后,无奈地垂下了眼睛。

再一抬眸,便是穆柯寨的父老乡亲熟悉的“知心大姐大穆桂英”。

“不怕,雪雁,咱不怕,”她侧着头,贴着雪雁的面颊小声道:“这是保护我们的大英雄,他脸上的刀疤是因为参与过保卫国家战争留下的,他不会伤害我们的,不要怕~”

崔护的右脸上有一道褐紫疤痕,从耳际至下颌纵贯,宛若一条骇人蜈蚣盘踞在脸上。

温热的呼吸喷洒在雪雁冻得有些发紧的耳侧皮肤上,有些痒,还香香的……

“嗯。”不知怎的,她耳朵浮现出一抹可疑的红,胡乱点头应着,脚步凌乱地往前走着。脑子里想的全都是:小姐真的好香啊……

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

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,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。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,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。

推荐阅读

西江的船

六十二年冬

狩心游戏

貂珰

怀上前夫他哥的崽

<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>
×
[红楼+穆桂英]满级黛玉她武力爆表
连载中金方白 /